登录

/

注册

首页 > 亿科前沿 > 文章详情
Science刊文:北大成功构建世界首例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金陵 2016-06-18
导语

北京大学郭雪峰课题组成功构建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利用单个分子构建电子器件有希望突破目前半导体器件微小化发展中的瓶颈,其中实现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功能是验证分子能否作为核心组件应用到电子器件中的关键步骤。在过去20年,分子开关被广泛的研究,但仅有的几个单分子光开关器件研究工作都只能实现单向的开关功能,如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分子电子开关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最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郭雪峰课题组联合其他合作者协力攻关,利用二芳烯分子为功能中心、石墨烯为电极成功实现了可逆单分子光电子开关器件的构建。这一研究成果于2016年6月17日以“Covalently bonded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with stable and reversible photoswitched conductivity”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图:二芳烯-石墨烯单分子光电子开关器件

郭雪峰课题组围绕着单分子光电子器件研究这个难题,开展了长达8年的潜心钻研和持续攻关。

早在2007年,课题组就利用碳纳米管电极和两种二芳烯分子构建出了具有从关态到开态单向开关功能的单分子光开关器件。为进一步完善单分子器件的制备方法,课题组在2012年发展了利用石墨烯为电极的第二代碳基单分子器件的突破性制备方法。在该普适性石墨烯基单分子器件研究平台的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三种结构改进的二芳烯分子,并构建了单分子光开关器件,但遗憾的是,仍然只实现了从关态到开态单向光开关功能

理论分析揭示,在这些前期的体系中,分子和电极之间存在着强的耦合,从而导致分子激发态的淬灭将功能分子锁在了闭环构象。分子和电极之间的接触界面一直是分子电子学领域研究的核心基本科学问题,如何有效调控分子和电极之间的界面耦合是在器件中实现分子本征功能的关键

基于这些前期积累,通过理论模拟预测和分子工程设计在二芳烯功能中心和石墨烯电极之间进一步引入关键性的亚甲基基团,所得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新体系成功地实现了分子和电极间优化的界面耦合作用,突破性地构建了一类全可逆的光诱导和电场诱导的双模式单分子光电子器件。石墨烯电极和二芳烯分子稳定的碳骨架以及牢固的分子/电极间共价键链接方式使这些单分子开关器件具有空前的开关精度、稳定性和可重现性,在未来高度集成的信息处理器、分子计算机和精准分子诊断技术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工作使得在中国诞生了世界首例真实稳定可控的单分子电子开关器件。

Science的审稿人盛赞该工作,说“数据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以前的任何文章中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具有如此强大开关功能的分子器件”。

Science也对此工作发表了长篇评述,指出:“该研究所示范的科学展示了在纳米尺度上对物质的精致控制,是一个凭借自身力量的、可敬的智力追求,具有广泛的长期效应。”这些研究证明功能分子的确可以作为核心组件来构建电子回路,这是将功能分子应用到实用的电子器件迈出的重要一步。

文章链接:

Chuancheng Jia, Agostino Migliore, Na Xin, Shaoyun Huang.Jinying Wang, Qi Yang, Shuopei Wang, Hongliang Chen, Duoming Wang, Boyong Feng, Zhirong Liu,Guangyu Zhang, Da-Hui Qu, He Tian, Mark A. Ratner, H. Q. Xu, Abraham Nitzan,Xuefeng Guo, "Covalently bonded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with stable and reversible photoswitched conductivity," Science  17 Jun 2016: Vol. 352, Issue 6292, pp. 1443-1445, DOI: 10.1126/science.aaf6298

郭雪峰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guoxf@pku.edu.cn

课题组主页:点击此处进入

研究领域及兴趣:

化学的魅力在于创造新的物质,物理的魅力在于研究物质的本质特征,两者的结合便能揭示自然奥秘,并改变自然。我们的小组的研究将聚焦于探索新功能分子材料或低维纳米材料的光电子性质,譬如电子传输性质、光电转换性质以及条件刺激反应的能力等等。这些材料包括功能有机单分子或聚集体,碳纳米管,有机无机纳米线,单分子层石墨,生物大分子以及纳米粒子等等。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前瞻性但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强交叉前沿领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研究生或博士后将会在有机合成、自组装技术、器件微纳米加工和测试手段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具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功能纳米和分子器件的设计、微纳加工和器件研究

2、条件刺激响应的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器件研究

3、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及其在光电子学和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

4、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研究

5、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研究

6、有机无机纳米结构的生长及相应的纳米光电子学

(本文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网站;由e科网整理编辑)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北京大学
分享到
文章评论(2)
爬上海岸的鱼[SYNNEX China]

这是不是就是摩尔定律的极限了

3075天前 | 回复
王强[西北工业大学]

郭老师很有先见之明啊,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这种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未来变现潜力巨大

3079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客服微信 小编微信
联系方式:252188815@qq.com
联系电话:13581664931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