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中国400年磷循环演变过程及趋势研究
梅西 2016-02-25
导语

磷既是地球生命系统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人类对磷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进而加剧了磷资源短缺和水体富营养化形势。

图:中国大陆磷循环示意图

磷既是地球生命系统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也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随着人口增长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人类对磷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进而加剧了磷资源短缺和水体富营养化形势。研究磷资源开发利用生命周期过程的流动路径,是探寻磷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命题。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袁增伟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多尺度磷循环及其资源环境效应评估研究,最近在中国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重建及其富营养化潜势评估方面取得了重要新进展,该工作于2016年2月22日发表在PNAS上“Intensification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China since the 1600s”。

基于磷流生命周期各过程质量守恒原理,袁增伟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中国磷循环分析框架与核算模型,基于课题组建立的中国涉磷活动信息数据库,重建了中国1600-2012年的磷循环格局演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2012年中国人类活动磷排放的富营养化潜势图谱。

结果表明,与1900年之前以自然为主导的磷循环相比,近百年尤其是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磷循环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越来越强烈(见图1, A, B)。2012年,中国磷矿石开采量达到12.5 Tg P yr-1,占全球磷矿产量的40%以上,其中70%用于生产含磷化肥。农业种植系统呈现磷过量使用问题,2012年,全国单位面积农田的磷输入量达到80 kg P ha-1,是植物可利用量的2倍多,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在过去四个世纪内,人均磷摄入量维持相对稳定状态,但磷矿石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人类食物消费结构呈现由植物型向动物型转变所致。随着磷资源利用生命周期过程的延长,磷损失量加剧,只有约4%的磷资源最终转移至食品中(见图1, C)。与此同时,2003年起,中国由磷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主要出口磷肥、农药等磷化工产品,进口的则多是来自巴西、美国等国的转基因大豆等农产品。(见图1, D)。土壤和地表水体中的磷累积量随之快速增加(见图1, E, F)。

图 1. (A), 中国主要磷流变化;(B), 磷矿石生产与消费结构变化;(C), 主要食物磷需求变化;(D), 磷矿石及主要含磷产品进出口变化;(E), 土壤磷库存变化;(F), 地表水体磷输入变化

对2012年中国地表水体磷排放的空间分析表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省份单位面积的平均磷排放量达495 kg km2yr-1,约为西部区域的9倍。相比之,中国富营养化潜势图谱存在更加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高富营养化潜势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流域尤其显著(图2)。该研究为制定中国磷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开展磷循环可持续性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

图2:中国2012年磷排放富营养化潜势

袁增伟教授为该成果通讯作者,其课题组博士生刘欣、助理研究员盛虎为并列第一作者,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Chaosheng Zhang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James J. Elser教授亦对该成果发表做出重要贡献。

袁增伟教授简介: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yuanzw@nju.edu.cn

课题组主页:http://hjxy.nju.edu.cn/yuanzw/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在产业生态学、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等领域。

(本文信息整理自南京大学网站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南京大学
  • 磷循环
分享到
文章评论(1)
柏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作量应该很大,而且很有意义的研究

2982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