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以声补形”,看清体内微生物!一种全新的非侵入式成像方法问世
爱因斯坦 2018-01-09
导语

研究团队认为,进一步改进这项技术,将有望推动哺乳动物微生物群的研究,并且大力促进诊断和治疗用细胞药物的开发。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一项成像技术最新成果,介绍了一种新型非侵入式的、对动物体内微生物进行成像的新方法。该技术对微生物进行修饰,使之在超声成像时可以产生特定信号,因而有望借其追踪细胞药物在体内的位置、活性、扩散和功能状况。

哺乳动物体内的微生物群,难以用肉眼观察,但却与宿主关系密切,在健康疾病方面发挥着许多重要作用。医学界认为,对体内微生物的修饰将非常有助于开发新 型诊断技术和疗法。而修饰微生物的一种新型应用,是使用肿瘤导向菌株帮助递送抗肿瘤药物。不过,这些微生物的活动由其在动物宿主体内的位置决定,而要确定 它们在体内,尤其是深层组织内的位置和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件极其困难的事。

此前科学家已知,部分细菌存在的气囊可以散射声音信号,形成 超声造影——成像期间一种易于识别的信号。鉴于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米哈伊尔·夏皮罗及同事,用实验表明他们可以修饰编码气囊的基因,使其在其它 细菌中表达,这样可以动态成像肠胃道和小鼠肿瘤内的菌群。

利用这个方法,研究人员终于可以观察到哺乳动物宿主体内深处的微生物细胞,而以往的光学技术(如使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追踪剂的技术)几乎无法做到这一点。

研究团队认为,进一步改进这项技术,将有望推动哺乳动物微生物群的研究,并且大力促进诊断和治疗用细胞药物的开发。

文章链接:

Raymond W. Bourdeau,et al.,Acoustic reporter genes for noninvasive imaging of microorganisms in mammalian hosts.Nature.553, 86–90 (04 January 2018)。

(本文文字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梦然;)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成像方法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