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e科专家】中山大学杜向军教授:传染病计算系统生物学实验室(深圳)招聘启事
令狐小冲 2017-11-28
导语

现因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需要,拟向国内外招聘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以及硕士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传染病计算系统生物学实验室招聘启事

一、传染病计算系统生物学实验室介绍

关键词:传染病,学科交叉,模拟预测

本课题组通过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综合运用数据分析以及理论建模等手段,定量的研究多种相关因素与传染病的产生、演化、传播以及致病的关系,揭示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指导传染病日常监测、防控与治疗。

实验室带头人杜向军博士本科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毕业,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博后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院生物信息学中心(NCBI)、密歇根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生态进化系从事计算系统生物学研究,在运用学科交叉方法解决与公共卫生相关的传染病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代表性的成果包括基于快速测序信息的季节性流感快速准确的抗原监测以及疫苗株推荐、针对美国的季节性流感感染人数预测等。

实验室大的研究方向包括:

1. 生物信息学/计算系统生物学

2. 传染病病原体演化

3. 传染病理论生态学

4. 宿主感染免疫通路演化、重构以及定量模拟

实验室近期研究方向包括:

1. 季节性流感亚型间相互作用,中国流感感染人数预测(文献1-3、7)

2. 国内重要传染病、新法突发传染病相关因素研究(登革热,H7N9等,文献1-3、7-10)

3. 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系统演化(文献4-6、8、10),宿主感染免疫通路重构以及定量模拟(文献5-7)

二、招聘情况介绍

现因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需要,拟向国内外招聘专职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以及硕士。具体要求以及相关待遇如下(详细参考链接):

(注:专职科研人员为半独立性质,无教学任务,并可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在聘期内表现优秀者将支持申请转聘事业编制副教授及以上岗位)

1. 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

  • 要求:38周岁以下;生物信息学、生物数学、计算生物学相关博士文凭;特聘研究员三项以上代表性成果,特聘副研究员一项以上代表性成果;较好中英文写作以及交流能力。

  • 待遇:特聘研究员为30-36万元/年,特聘副研究员19-25万元/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补贴;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可以同时申报博士后岗位,享受广东和深圳博后岗位津贴;根据科研情况,享受本实验室科研津贴;在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方面均有学校政策支持。

2. 博士后

  • 要求:35周岁以下;生物信息学、生物数学、计算生物学相关博士文凭;一项以上代表性成果;较好中英文写作以及交流能力。

  • 待遇:20万元/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补贴;享受广东和深圳博后岗位津贴;根据科研情况,享受本实验室科研津贴;在落户、住房、医疗、子女入学方面均有学校政策支持。

4. 助理研究员以及研究助理

  • 要求:毕业三年以内,生物、计算机、物理以及数学相关学位,对本实验室方向有强烈兴趣,有一定数理以及编程基础,有一定英文写作以及交流能力,较强团队意识。

  • 待遇:10万左右,面议。

5. 博士(每年1-2名)

  • 要求:本科或硕士毕业两年以内,生物、计算机、物理以及数学相关学位,对本实验室方向有强烈兴趣,有一定数理以及编程基础,有一定英文写作以及交流能力,勤奋好学。

  • 2018年“申请-考核”四年制博士12月30号提交材料截至(具体见链接)

6. 硕士(每年2-3名)

  • 要求:本科毕业两年以内,生物、计算机、物理以及数学相关学位,对本实验室方向有强烈兴趣,有一定数理以及编程基础,有一定英文写作以及交流能力,勤奋好学。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发送给杜向军教授(xiangjundu@hotmail.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申请目标。

三、关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关键词: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跨越式发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成立于2017年4月,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建设的9个学院之一。学院将传承中山大学优秀的办学传统,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面向我国和全球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疾病防控和全民健康等方面的巨大需求,贯彻学校制定的“错位互补”的发展战略,建设以传染病为重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各学科平衡发展的国际化公共卫生学院。

参见:http://phs.sysu.edu.cn/index.htm

四、导师简介

杜向军,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18/01   -   至今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

2015/12-2017/12   芝加哥大学生态进化系,研究专员

2015/04-2015/11   芝加哥大学生态进化系,研究助理

2014/10-2015/11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助理

2014/10-2015/03   密歇根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研究助理

2010/09-2014/09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立生物信息学中心(NCBI),博后

教育经历

2005/09-2010/0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信息学,理学博士

2001/09-2005/07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学,理学学士

发表文章

到目前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6篇,平均影响因子大于10,代表文章如下:

  1. Xiangjun Du, Aaron A. King, Robert J. Woods, Mercedes Pascual. Evolution-informed forecasting of seasonal influenza A (H3N2).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9(413) (2017)

  2. Yousong Peng, Lei Yang, Honglei Li, Yuanqiang Zhou, Lizong Deng, Aiping Wu, Xiangjun Du, Dayan Wang, Yuelong Shu, Taijiao Jiang. PREDAC-H3: A User-friendly Platform for Antigenic Surveillance of Human Influenza A (H3N2) Virus Based on Hemagglutinin Sequence. Bioinformatics, 32(16):2526-2527 (2016)

  3. Mi Liu, Xiang Zhao, Sha Hua, Xiangjun Du, Yousong Peng, Xiyan Li, Yu Lan, Dayan Wang, Aiping Wu, Yuelong Shu, Taijiao Jiang. Antigenic Patterns and Evolution of the Human Influenza A (H1N1) Virus.Scientific Reports, 5:14171 (2015)

  4. Xiangjun Du, E. Michael Gertz, Damian Wojtowicz, Dina Zhabinskaya, David Levens, Craig Benham, Alejandro A. Schaffer, and Teresa Przytycka. Potential non-B DNA Regions in the Human Genome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Nucleotide Mutation and Expression Variation. NucleicAcids Research, 42(20):12367-79 (2014)

  5. Xiangjun Du, Damian Wojtowicz, Albert A. Bowers, David L. Levens, Craig J. Benham and Teresa M. Przytycka. The Genome-wide Distribution of Non-B DNA Motifs is Shaped by Operon Structure and Suggests theTranscriptional Importance of Non-B DNA Structures in Escherichia coli. Nucleic Acids Research, 41(12):5965-77 (2013)

  6. Xiangjun Du, David J. Lipman and Joshua L. Cherry. Why Does a Protein’s Evolutionary Rate Vary over Time? 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5:494-503 (2013)

  7. Xiangjun Du, Libo Dong, Yu Lan, Yousong Peng, Aiping Wu, Ye Zhang, Weijun HuangHuang, Dayan Wang, Min Wang, Yuanji Guo, Yuelong Shu, Taijiao Jiang. Mapping of H3N2 Influenza Antigenic Evolution in China Reveals a Strategy for Vaccine Strain Recommend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3:709 (2012).

  8. Yang Cao, Xiaoying Koh, Libo Dong, Xiangjun Du, Aiping Wu, Xilai Ding, Hongyu Deng, Yuelong Shu, Jianzhu Chen, Taijiao Jiang. Rapid Estimation of Binding Activity of Influenza Virus Hemagglutinin to Human and Avian Receptors. PLoS ONE 6(4): e18664 (2011).

  9. Aiping Wu, Yousong Peng, Xiangjun Du, Yuelong Shu, Taijiao Jiang. Correlation of Influenza Virus Excess Mortality with Antigenic Variation: Application to Rapid Estimation of Influenza Mortality Burden.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6(8):e1000882 (2010).

  10. Xiangjun Du, Zhuo Wang, Aiping Wu, Lin Song, Yang Cao, Haiying Hang, Taijiao Jiang. Networks of genomic co-occurrence ca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nfluenza A (H3N2) evolution. Genome Research, 18:178-187 (2008).

发明专利

1. 通过模型预测流感抗原的方法及应用,2012年,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147536.8;

获奖情况

1. NIH Fellows Award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2012

2. 中科院三好学生标兵,2010

3. 吴瑞奖学金,2009

4. 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学金优秀奖,2008

5. 中国科学院三好学生,2008

6.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论文奖特等奖,2007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传染病计算
  • 系统生物学
  • 中山大学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令狐小冲

博士生

清华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