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生物物理学教研室雷长海教授和胡适博士课题组,在针对癌症治疗上,设计出一种新型肿瘤靶向治疗策略,并自主制备了一种新型抗体药物,成功实现了对肿瘤实体细胞和干细胞的联合抑制,有效阻止肿瘤生长。最新一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在线发表这一研究成果。
据介绍,在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中,一种称为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常结合放射治疗使用。然而,该疗法仅在初期见效,长用则易产生抗药性。为克服这一难题,课题组致力于肿瘤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征的“肿瘤干细胞”(CSC)研究。肿瘤干细胞具有抵抗放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能力,对于癌症复发和转移至关重要,但常规治疗总是对肿瘤干细胞难有影响,这也成为癌症治疗的一大“绊脚石”。
课题主要完成人胡适博士形象比喻说,如同“擒贼先擒王”,唯有同时实现对肿瘤实体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双重抑制,治疗才能产生效果。他们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对EGFR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都具有抵抗性,这种抵抗性和细胞上的Notch信号通路有关,通过干预Notch信号通路,即可抑制治疗时肿瘤干细胞的耐药问题。利用新型基因工程抗体制备技术,他们成功构建了一种能同时阻断两种信号的新型基因工程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模型中显示,这种抗体药物可以减缓肿瘤生长并抑制肿瘤转移。
课题负责人雷长海教授表示,自主研发的新型抗体可用于治疗所有EGFR靶向药物有明确用药指征的癌症,包括结肠癌、头颈部肿瘤等。这种同时作用于靶向实体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也有望成为今后治疗癌症的一种新途径。
《科学·转化医学》同期配发的该杂志副主编、肿瘤学专家Yevgeniya Nusinovich博士的专门评论说:“第二军医大学胡适博士等设计的双功能抗体,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获得非常优秀的抗肿瘤及抗肿瘤干细胞的作用,是双靶向联合治疗的一记重拳。”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简介】
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是一个年轻的教研团队,主要开展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近年来的建设,现在已经完成全人源噬菌体单克隆抗体筛选平台、基因工程抗体构建平台、大规模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结构功能一体化研究平台的建设。这次的文章发表表明生物物理学教研室在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抗体药物的开发制备及转化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且为军事科研应用研究,如物理因素及生物源性损伤防治、提高军事作业能力的基因工程抗体药物研制奠定了条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履行使命,开展具有海洋特色、海军特点的科学研究与转化应用。
文章链接:
Shi Hu, et al, "Antagonism of EGFR and Notch limits resistance to EGFR inhibitors and radiation by decreasing tumor-initiating cell frequenc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Vol. 9, Issue 380, eaag0339,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g0339
(本文来源:第二军医大学新闻网;)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抗体药物
-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