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信息存储装置是通过特殊设计的电子器件来实现的。但是这些存储装置具有发热量大,需要外置能源等缺点。生物膜中的离子迁移和生物电信号的产生在细胞中非常常见,在人脑中,记忆便是通过这些生物电信号而产生的。尽管这些生化反应强烈依赖于细胞环境,但也提供了一个信息储存的新思路。
遵循这一思路,北京理工大学的曲良体教授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戴黎明教授等人通过尺寸限制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堆叠在多层薄膜中,制备了一种可以实现自供电的信息存储装置。这一工作近期发表在了Advanced Materials上。
这种信息存储装置具有高达106的开/关信号比,与当前的电阻开关记忆二极管相比,具有更低的误读几率,并且可以稳定读写1000次以上,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文章链接:
Fei Zhao, et al, "Graphene Oxide Nanoribbon Assembly toward Moisture-Powered Information Storage," 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604972
曲良体教授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导,Email:lqu@bit.edu.cn
个人主页:点击此处进入
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具有碳–碳共轭结构的纳微米材料研究,涉及碳纳米管、石墨烯、导电高分子等的可控制备、功能化修饰及其应用研究。在Science发表的研究成果“碳纳米管阵列仿生壁虎脚”,开启了纳米仿生领域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信息存储
- 石墨烯纳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