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生物医药】韩健:用“整体健康”来补充“精准医疗”
令狐小冲 2016-12-05
导语

精准,是一个大方向,健康,也是一个大方向。精准讲究治疗,健康强调预防。关键的问题都是诊断,而诊断健康比诊断疾病更难。所以预防疾病也就比治疗疾病更难了。


编者按:韩健老师,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授权发布韩健老师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连续创业17年,创办了Genaco, Diatherix, iCubate, iRepertoire等公司;研发了tem-PCR, arm-PCR 多重PCR技术和iCubate技术平台,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平台。

人的一生,是疾病与免疫系统之间不断互动,抗衡的过程:


当免疫系统能够对付内忧外患时,我们就处于健康状态;当免疫系统逐渐透支时,我们处于亚健康状态;当疾病逐渐占上峰时,我们就开始有症状,是压临床状态;当疾病处于失控状态时,我们就离死亡不远了

这是我最近悟到的一个比较全面的健康(疾病)观,权且叫它“整体健康” (holistic health)或“笼统健康”,它和“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相对应又有所不同,互相补充。精准医疗用的是西方比较擅长的从下到上的分析法来细分疾病,而笼统健康用的是我们东方人擅长的由上而下的归纳法来评估健康。

有这样的思考,提出这个概念,也是因为我们开创性的免疫组测序工作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数据,让我们能更全面观察一个人的健康和疾病。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们不但研发出了一整套免疫组扩增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软件,还率先提出了各种免疫组描述方法。正如经济学家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有GDP,就业率等静态,动态的描述一样,我们对免疫组也提出了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变化指数(delta index),健康指数(wellness index), 共享指数(sharing index),药物反应指数(response index)等一系列对免疫组的宏观描述方法

人的每一次生病,都是对免疫系统的一次挑战。和所有战争一样,每次冲突都有胜利者,失败者,也都有胜者的荣耀,败者的悲伤;有速战速决的小仗,也有长年累月的持久战;有停战协议,也有战争阴谋。

肿瘤,只是各种疾病之一,也是免疫系统监控的重点。肌体细胞每天都有可以导致肿瘤的突变,和肌体每天都要碰到致病菌一样,如果我们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带有突变的肿瘤细胞就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一样会被清除的。所以说,肿瘤之所以成病,前提条件就是免疫系统的失职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病人死于XX病”,其实,更准确的解释应该是“致死的XX病是病人免疫系统最后失守的阵地”。因为死亡是我们一生疾病相叠加的结果,也是我们免疫系统多次应战消耗的最终结果。不能因为用三个饼填饱了肚子就把功劳都归给第三张饼。如果免疫系统透支过度,再小的疾病也能致命。

死亡是我们的命,而死于什么病,是我们的运

战场上的士兵,总是重视每场战役(battle)的输赢,而运筹帷幄的将军们才会注意整个战争(war)的胜败。现代的医疗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场场战斗地进行着,因此很少去注意更大的战略目标。“精准医疗”更注重一个时间点上的一个病,或者说是一场战役;而“笼统健康”则是纵观人生的病史,规划整个战争(健康)的进程

如果用“整体健康”的观点看肿瘤,我们就会认为肿瘤相关突变时刻都有发生,但是,如果免疫系统不是身经百战,不是被早年的各种感染,疫苗,自身免疫疾病,炎症等削弱了防御能力,这些突变本不是大问题。也就是说,肿瘤发生,发展都是一个慢性过程,在发病早期,尤其是免疫系统还健全的时候,肿瘤的病程应该是可以逆转的。

用“整体健康”的观点看问题,会给肿瘤的诊断提出了新的难题。比如,如果不去综合考虑肌体的免疫能力,单单用检测到的突变来诊断肿瘤,那么更先进的“液态活检”技术只能导致更多的假阳性。因为越是敏感的技术,越能更早地检测到突变,可是发生在肌体免疫系统还很健全时的突变病不能代表疾病。

最近韩启德院士的一个讲演中也提到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尸体解剖一些死于非癌症的中年妇女,只要病理切片分析做得细一些,竟然能在40%以上的“正常”人中发现乳癌病变。这里包含两个看上去相驳的两个推论:(1)现有的诊断措施不够敏感,许多检查漏掉了早期病人;(2)没有必要把诊断搞得那么敏感,许多早期病人的癌变她们自己的免疫系统本来是可以治好的。这件事,在“精准医疗”范围里看是驳论,在“整体健康”概念里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治疗方面也是如此。“精准医疗”会片面地认为突变是肿瘤诊治的核心。突变如果发生在某个促进细胞增生或者阻挡细胞坏死的代谢途经上,就成了靶向治疗的焦点。而突变导致的蛋白质结构变化就是免疫治疗的目标,因此认为肿瘤突变频率越高,肿瘤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靶点就越多,也就越有效。其实,突变多,恰恰说明免疫系统整体防御能力低下,容忍了更多突变的产生。这很可能是穷兵黩武的结果,而正确的治疗策略应该是韬光养晦,扶持,恢复免疫力。

Anti-PD1 类的免疫治疗实际上是在“撕毁停战协议”,如果不去调查停战协议签署以前的兵力平衡和战略部署,贸然撕毁停战协议,即使活的局部战斗的胜利,也很可能加速整个战争的失败。

对抗疾病,要靠病人内部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借助外在的药物治疗。用药,好比战场上的雇佣军,是借外力来补充自身攻防的不足。比如,用抗菌素治疗感染性疾病也是给免疫系统增加的“雇佣军”。如果我们自身免疫足够强大,本来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抗击病原体的。把希望都寄托在雇佣军身上,忘记了自身的免疫能力,才使得我们错误地认为肿瘤是一个不治之症。其实,肿瘤无时无刻不被大多数的健康人治愈着。肿瘤之所以成为不治之症,是因为我们在亚健康,亚临床阶段没有投入兵力,等到大势已去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花大价钱请外援,找雇佣军。

治疗肿瘤,总不能用治理国足的策略吧?国乒的经验才是正道。下表总结了精准医疗和整体健康两个概念的一些不同之处:

“精准医疗”基本战略是靠外来的雇佣军来增加某个战役(疾病)的攻击力,但要求在增援以前先判断好敌人的薄弱环节;而“整体健康”的基本做法则是靠提高,调整内在的自身免疫力来增强在整个战争(健康)中的防御能力,也需要对战争中个阶段我方的预防能力作出全面的评估。

提出一个概念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提出新的问题,给创新和创业提供新的起点。我不希望哪位国家领导人把这个概念政治化,成为一个行业的奋斗目标。学术概念,就应该是低调的,理性的。要靠自身的生命力获得生存的机会。我为这个概念已经奋斗了十年,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艰辛,不过这是我科研创新乐趣所在,创业兴奋点所归。

每天一起床就自然而然地有“头痛的事”好想,不用问“今天干什么?”就有做不完的事,不用因为资金短缺而砍掉必要的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所能期待的最大幸福了。

本文来自韩健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1017591.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精准医疗
  • 健康
  • 免疫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令狐小冲

博士生

清华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