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中科大首次制备了高性能交换膜材料,助力燃料电池发展
柏岩 2016-08-27
导语

中国科大徐铜文教授与国际同行合作,首次制备了系列自具微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材料,实验中所涉及的单体来源于商业化的小分子,合成过程简单,不需高温高压,在室温下使用常用试剂即可完成。


燃料电池可以高效率地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其中碱性离子膜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可高达70%,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望解决化石燃料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

图1. Troger's Base基高电导性能阴离子交换膜及潜在燃料电池应用

对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核心部件——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如何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导性能;如何增强其机械性能,尤其在含有高密度离子交换基团时膜材料的机械性能问题;如何获得强碱性条件下的高稳定性。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科大功能膜研究室徐铜文教授课题组与国际同行合作,利用Troger's Base结构中V型的刚性结构,阻止聚合物链段的有效堆积,首次制备了系列自具微孔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材料,实验中所涉及的单体来源于商业化的小分子,合成过程简单,不需高温高压,在室温下使用常用试剂即可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杨正金博士后,徐铜文教授、Neil. B. McKeown和Michael D. Guiver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图2. Troger's Base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传导性能

膜内微孔尺寸大小在0.8 nm左右,其BET表面积在38-899 m2/g,对所获得的阴离子交换膜离子传导特性研究发现,该类膜材料可以在非常低的离子交换容量下,实现超高的离子传导特性,比如在离子交换容量仅为 0.82 mmol/g时,DMBP-QTB膜的OH-电导率可高达164.4 mS/cm,远高于其他已报道的阴离子交换膜(图2)。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有机聚合物中贯通的孔道结构对实现阴离子的快速传递具有重要意义;阴离子在受限空间中具有不同于致密膜结构的传质特性。

审稿人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工作,他们利用了商业化的试剂,制备了高性能的阴离子交换膜。所得材料各个方面的表征很完整,性能令人惊叹。这一类聚合物基的阴离子膜将在整个燃料电池的研究群体中引起非常广泛的研究兴趣。”

文章链接:

Zhengjin Yang, et al, "Highly Conductive Anion-Exchange Membranes from Microporous Tröger's Base Polymers," 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 10.1002/anie.201605916

徐铜文教授简介: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长江学者,Email:twxu@ustc.edu.cn

课题组主页:点击此处进入

研究方向:膜的制备与表征、液体混合物分离、膜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目标导向的膜结构设计、膜应用过程设计、无机-有机复合膜、燃料电池与固体电解质、控制释放、化学传递单元操作、膜过程模拟与仿真。

(本文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e科网整理编辑)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中科大
  • 燃料电池
  • 多孔有机聚合物
  • 离子膜材料
分享到
文章评论(0)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柏岩

硕士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