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
我们每天通过手机报、博客、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即时通信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我们在各个生活的间隙获取信息,在吃饭时看一眼电视,在坐公交车时用手机上微博。信息量如此之多,我们获取信息如此容易,乃至我们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文档超过20页,我们就没有耐心看完。
我们每天浮光掠影地阅读非常多的信息。可是,除了增加一些谈资外,回想起来,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人们在社交网站和微博上讨论问题,发表看法,都是一种“轻重量的社会姿态”,这只是人们接受碎片化信息后的一个随机反应,和一个人深思熟虑后采取的行动完全不同。
信息碎片化传播会让人们变得更浅薄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侯玉波副教授的研究团队最近所做的一项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发表在2016年4月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上的文章 Does micro-blogging make us “shallow”? Sharing information online interferes with information Comprehension 用实验方法探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对人们信息理解的影响。
这项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1通过模拟新浪微博,研究者让被试阅读50条微博,其中40条是关于社会热点话题“老人摔倒扶不扶”的讨论。在实验组中,其余10条信息是无关干扰信息;在控制组中,其余10条信息是与实验组信息量控制相等的无意义字符。实验组要对阅读到的信息做“转发”和“跳转”的选择,而控制组则直接按“跳转”键,阅读完所有的微博即可。之后被试要回答线上微博信息理解的问题。
研究发现:微博设置的“转发”功能对信息理解存在显著地负面影响,要对信息做“转发”和“跳转”反馈的被试对微博内容理解的成绩要显著地低于单纯阅读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实验组被试对“转发”信息的理解,发现“转发”并没有增进被试对信息的理解,转发错误数是转发正确数的两倍。实验2探讨了这种碎片化传播方式对信息理解的影响是否蔓延到线下。实验过程与研究1相似,但是这一次在完成微博任务之后,被试需要阅读一篇线下文章,并对文章做阅读理解。结果发现需要对微博信息进行“转发”和“跳转”选择的被试在之后的测试中表现得更差,其原因是“转发”和“跳转”这样的反馈选择增加了被试的认知负荷。新媒体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能够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并且这种影响能够从线上蔓延到线下。
文章一经发表就得到了国外10余家媒体的报道。英国认知神经科学家Christian Jarrett在Research Digest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他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说:这是一篇探究“媒介多任务”的研究……人们在多个任务中跳转往复,这干扰了人们在每个任务上的表现。”
文章的作者之一,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王琪教授在接受有关的采访时强调,这篇文章不是讨伐新媒体的檄文,只是告诉人们在按下“转发”键之时,给自己一点时间,多一些自觉的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在互联网时代获益。
本研究是侯玉波副教授的研究团队最新工作的一部分,他们还通过互联网媒介探讨了许多当前热点的社会心理学问题,包括在网络世界中个体如何表现自己,如何基于自己的社会阶层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及网络暴力的发酵机制等,这些成果对我们理解互联网时代的人与社会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章链接:
Tonglin Jiang, Yubo Hou, Qi Wang, "Does micro-blogging make us “shallow”? Sharing information online interferes with information Comprehens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9 (2016) 210e214
侯玉波副教授简介: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Email:houyubo@pku.edu.cn
个人主页:点击此处进入
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老年研究。
(本文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网站,由e科网整理编辑)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北京大学
- 信息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