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深海潜标数据实时传输世界难题
2455天前 (01.04)我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我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
深海观测阅读 146856喜欢
-
上交大刷新聚合物绝缘材料的导热增强效率记录,热管理应用广泛
2461天前 (12.29)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平开教授研究团队提出利用氮化硼纳米片(BNNS)构筑三维导热结构的方法增强聚合物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结果显示:导热系数可提高约14倍,刷新了聚合物绝...
上海交大聚合物热管理阅读 167694喜欢
-
清华产学研项目新型植保无人直升机,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
2461天前 (12.29)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为满足集约化的大规模农业生产的需求,开发满足大田作业需求的大载药量、自主航迹飞行、精确喷洒的无人机系统迫在眉睫。
清华大学无人机阅读 179317喜欢
-
雾霾“杀手”诞生!西安交大“超临界水蒸煤”技术将产业化
2462天前 (12.28)近期,雾霾话题再次成为热点。雾霾何时能消停,成为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如今,随着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的诞生,雾霾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得到...
西安交大雾霾超临界水蒸煤阅读 157083喜欢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弛豫铁电单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465天前 (12.25)近日,西安交大青年教师李飞等首次定量确定了极性纳米微区对弛豫铁电单晶压电性能的贡献程度,并从介观尺度阐述了弛豫铁电单晶高压电性能的起源,进而揭示了铁电材料中局域结构对其宏观机电耦合...
西安交大弛豫铁电单晶阅读 169092喜欢
-
浙大团队提出一种远程隐身器件构想,在物体外构造隐身区域
2466天前 (12.24)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陈红胜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针对任何物体都有效的远程隐身器件的理论设想,使隐身器件在一定距离外构造出一个隐身区域,目标物体可以继续保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电磁...
浙江大学电磁波隐身远程隐身器件阅读 154672喜欢
-
煤自燃机理及探测新认识助力煤田火灾治理
2466天前 (12.24)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中国矿业大学王德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煤火研究,在煤火产生机理和蔓延过程、地球物理探测及高效快速灭火降温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煤自燃机理煤田火灾阅读 161721喜欢
-
中国发布世界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方案
2468天前 (12.22)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方案21日在清华大学发布。该项目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863”时期的“跟跑”位置,到示范工程阶段的“领跑”位置,正式跨入商用阶段。建成后将成为国...
高温气冷堆技术阅读 136741喜欢
-
【诚招英才】中科院电子所李王哲研究员团队诚招优秀博士加盟:微波光子及雷达成像技术方向
2469天前 (12.22)微波成像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室)的工作集中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理论和工程,研究室硬件完善,研发能力涵盖雷达各环节,在先进体制SAR雷达方面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国内第一...
电子所微波光子学阅读 210242喜欢
-
南航潘时龙教授团队:我国首台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仪问世,测量精度提高10倍
2470天前 (12.20)可在几百米的光纤中测出小至0.1毫米的误差,较国外垄断产品,测量分辨率提高了1600倍,相位精度提高了10倍……记者12月19日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研发的我国首台超高精度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矢量分析仪阅读 163713喜欢
-
我科学家在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2472天前 (12.18)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马衍伟研究团队在石墨烯量化制备及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方面取得进展,提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成功实现了兼具高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石墨...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阅读 166251喜欢
-
【激光】深大阮双琛教授团队:拉曼纳米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473天前 (12.17)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阮双琛教授团队在拉曼纳米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A Thresholdless Tunable Raman Nanolaser using a Zn...
深圳大学纳米激光阅读 204843喜欢
-
柔性透明的摩擦电子学晶体管及主动式电子器件调控
2474天前 (12.16)最近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团队等结合摩擦纳米发电机与有机薄膜晶体管,采用高透光柔性材料,可通过滑动接触起电作为门电压来调控源漏电流大小,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71.6...
柔性电子摩擦电子学有机薄膜晶体管阅读 239971喜欢
-
不施肥不打药 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474天前 (12.16)近日,记者从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研究院了解到: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平均亩产达到300斤以上。
红色水稻阅读 145302喜欢
-
清华大学陈娜等开发出室温磁性半导体,并制备电控磁器件
2476天前 (12.14)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陈娜副研究员和合作者通过诱导磁性金属玻璃发生金属-半导体转变的方式,开发出居里温度高于600 K的p型磁性半导体,并基于此磁性半导体实现了室温p-n结和电控磁...
清华大学自旋电子学磁性半导体阅读 162011喜欢
-
南开团队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突破,光电转化效率达12.7%
2476天前 (12.14)近日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利用寡聚物材料的互补吸光策略构建了一种具有宽光谱吸收特性的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实现了12.7%的光电转化...
南开大学有机太阳能电池阅读 184932喜欢
-
中国石油大学发现新型光解水制氢催化剂,性能提高67倍
2476天前 (12.14)近日,中国石油大学理学院李希友教授与山东大学合作,采用原位生长技术,在孪晶硫化锌镉表面沉积硫磷化钯,成功制备一种新型的光解水制氢催化剂。该催化剂的性能和文献报道的现有催化剂相比提高...
光解水制氢阅读 215111喜欢
-
我国科学家研发新型可穿戴织物,实现人体能量收集和呼吸监测
2477天前 (12.13)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胡又凡课题组与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郑子健副教授题组针对新型可穿戴织物展开合作研究,近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纺织机纺织制备,实现了用于人体能...
北京大学织物电子器件阅读 144882喜欢
-
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可穿戴式脑血氧监测头带,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2478天前 (12.12)大脑神经元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氧,脑内缺氧五分钟即可导致神经元凋亡。中科院自主研发适用于自由行走患者或日常活动人群的无线可穿戴式脑血氧监测头带,可实时监测脑血氧饱和度,该头带使用方便、...
中科院可穿戴设备阅读 144481喜欢
-
教授研发喝不醉的酒:在胃里形成凝胶不进血液
2479天前 (12.11)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王利华研发了一种“不醉酒”。王利华介绍,喝醉酒主要是酒液下肚以后,乙醇进入血液,并在全身循环,从而影响大脑意识,此时驾车就有醉驾风险。王利华研发的“...
乙醇阅读 153012喜欢
首页 > 亿科项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