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亿科前沿 > 文章详情
科研应崇尚少拿项目多出成果丨科学精神论场
令狐小冲 2018-06-26
导语

最近,“项目多”引发关注和热议。“项目多”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设置的项目种类繁多,而且因各自为政而重复严重,二是部分骨干科研人员承担的项目过多,特别是,科研人员不管有否或有多少在研项目,仍要不断申请项目,拿项目竟然也成了科学研究的目标。

1、项目多的根源

“项目多”的根源看似在政府相关部门,实则与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不无关系,而科研人员项目需求大的根源主要在学术评价和考核机制——项目与成果一样,成为学术评价和考核的关键性指标

以大学教师为例,在职称晋升、博导硕导资格审核、人才计划评选、年度和聘期考核等“卡脖子”环节都要看项目,甚至看当年或聘期内新增的项目。大学之所以在评价和考核教师时看项目,相当程度是因为大学在许多重大事项上同样要被看项目,例如,学科、学位点、国家和部省重点实验室等的评估以及影响大学声誉的各种大学排名(主要是国内排名)都看项目,包括看级别、数量和经费。

2、项目多的弊端

“项目多”对科学研究的好处最直观的是可改善科研条件,例如可添置更多高精尖设备。但科研条件的改善应当有个度,一味地追求条件改善并不一定有利于做出更好的科研成果。一方面,研究表明,科研人员设备多就像儿童玩具多一样,是创造力的杀手。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高精尖设备的科研,至少从方法和技术上看,就已欠缺了创新。历史上,从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伽利略到众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其开创性成果如果需要实验的话,基本上靠自制仪器做出。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产生过许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其历史上,研究前沿课题所用的仪器主要是自制。他们有个观点:实验的教学价值时常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高精尖仪器,其教学价值越低,从而培养出杰出人才的可能性越小。

“项目多”对科学研究的丁点好处相对于其弊端来说得不偿失,其显而易见的弊端例如:

(1)浪费时间,搞乱心思。对科研人员来说,时间和心思远比项目珍贵。“项目多”造成科研人员耗在申请项目和应付结题上的时间太多,而一个科研人员同时承担多个项目,难以专注于同一科学问题。

(2)阻碍合作。“项目多”造成人人都是“老板”,而看项目只看主持项目,就像看论文只认第一作者论文,又逼迫人人都当“老板”,人人都是“老板”,还有争取项目之外的合作么?

(3)助长了以获取为荣的科研文化和社会风气。“项目多”本质上是获取的经费多,跟科学研究本该致力追求的成果多、成果大完全不是一回事。鼓励甚至逼迫“项目多”,难免鼓励甚至逼迫获取多,这与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3、如何化解

无论从有利于科学研究本身看,还是从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看,科学研究应当崇尚少拿项目多出成果、拿小项目出大成果。要促成这一点,除了靠科研人员的自觉外,当务之急是在各级各类学术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废除科研项目指标,真正建立一种国际通行的完全基于科研成果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国际上,项目再多再大,从来没有被学术同行作为学术贡献和水平的判据,典型的如诺贝尔奖的评选,而纵观非国内的世界一流大学,它们也无一例外从来都以取得的科研成果而不是获取的科研项目为荣。

(作者为湖南大学教授)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科研项目
  • 科学精神
分享到
文章评论(1)
爬上海岸的鱼[SYNNEX China]

项目不多,没有足够的经费扩大团队,没有团队哪来成果

2129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令狐小冲

博士生

清华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客服微信 小编微信
联系方式:252188815@qq.com
联系电话:13581664931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