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空天】欧盟最新进展:智能卫星架构有助于提升纳卫星精度等性能
王强 2018-03-11
导语

充分展示了智能技术在提升纳卫星精度、发电和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

据欧委会官网消息,欧盟在小型智能卫星这一尖端科技领域取得进展。这一成果得到了第七研发框架计划的资助,资助金额为199.5万欧元,项目名称为“压电式智能卫星架构”(PEASSS),荷兰、以色列、德国和比利时等国的科学家参与了项目研究。

纳卫星(NanoSat)通常指质量小于10公斤、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欧盟研发的立方体纳卫星重约3公斤,形体与一盒牛奶差不多。该卫星已经被部署在低空轨道执行短期任务,并充分展示了智能技术在提升纳卫星精度、发电和适应性等方面的性能。这种卫星用途广泛,既可以用来观测地球表面和大气,保障区域通讯和图像拍摄,也为测试新兴航空航天技术提供了紧凑而又经济的轨道科研平台。

太空中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元器件的变形甚至受到严重损坏,从而影响纳卫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开发了一种智能架构,使用了更为可靠的光纤技术测量材料变形情况,来保证结构运行情况、振动、温度和其它系统效应处于监控之下。基于软件对卫星传感器传输的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卫星上的压电式驱动器对太空中的纳卫星进行修正操作,比如调整摄像机角度,修正冷热变化和振动给卫星造成的负面影响等。

荷兰应用科学研究机构(the Netherlands Organisation for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是该项目的牵头单位。该项目最重要的成果在于有这样一个在轨运行的纳卫星,证明了项目所采用的重量轻小、价格便宜、更为智能的先进太空技术是可行的。

(本文来源:科技部;)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智能技术
  • 纳卫星
分享到
文章评论(1)
金陵[北京大学]

卫星的寿命会越来越长

2442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王强

硕士研究生

西北工业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