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科研+资本,原来没那么完美
金陵 2017-06-23
导语

当市场和资本深度影响科研,当科学家的一言一行成为华尔街的影子,科研还是否能保持纯粹?

最近,《自然·方法》登了篇读者来信《体内CRISPR-Cas9编辑引发的不可预测基因突变》。圈里人都知道读者来信无非是聊点业内新想法、新思路,其严谨性、系统性跟正式论文没法比。然而这事却让两家基因编辑公司Editas药物和Intellia制药“炸开了锅”,又是写信给编辑部,又是联合业内大牛发声明。要求很明确:这篇论文结论完全错误,杂志社该将论文撤稿。

我国的很多民众有点懵:企业干嘛对一个不那么靠谱的来信文章这么激动?还一副必须把事情搞大的架势?

实际上,不管是激烈的言论,还是誓不罢休的态度,新闻效应远大于科学影响,对华尔街股民的影响大于对科学家的影响。因为真正的学术争论需要以实验和论文的形式进行,并需要更长的时间积累正反两方面的实验证据。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国科研—技术—资本—市场的模式。科研与商业紧密结合,市场、资本与科研紧密结合,没有我们所谓的“产学研结合难”的痛点,没有科研与市场脱节的顾虑。但是最近一系列的事件让我们看到,这个传说中完美的链条也有它的脆弱和不完美之处:

当市场和资本深度影响科研,当科学家的一言一行成为华尔街的影子,科研还是否能保持粹?

当科学论争加入资本和企业利益的博弈,还有多少人能坚持“科学的归科学”?

当各个企业和基金从自身的特定任务出发来虑问题,前沿科学发展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如何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对美国的科研管理体系和运营链条多有推崇。确实,这种体制有其优势之处——以民间企业为主,以政府、大学以及私人基金会为辅,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动力,以政府科技政策为导向的科技体制,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科技与经济相互推动促进的作用。这种以“企业投入”为特征的科研体制让美国产业界更加热衷于技术创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科技之路
分享到
文章评论(3)
柏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当各个企业和基金从自身的特定任务出发来虑问题,前沿科学发展的全局性和系统性如何保障?

2704天前 | 回复
梅西[北京工业大学]

资本的归资本,科研的归科研。

2708天前 | 收起回复

罗纳尔多:还科研的独立

2017-06-24 00:59 回复

  登陆后参加回答

梅西[北京工业大学]

《自然·方法》居然也刊登读者来信,是不是我也可以投稿???

2708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