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 科技媒体 > 媒体详情
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未来技术学院”,谋求弯道超车!
令狐小冲 2016-09-01
导语

8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一次新的尝试,究竟怎样,还需时间考量!

白春礼、丁仲礼与未来技术学院师生合影

8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成立大会在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与以往二级学院成立大会由副校长“坐镇”不同的是,中国科学院院长 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同时出现在会场并为学院揭牌。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科院相关研究所所长、副所长出席成立大会,显示出这个二级学院成立大会的特殊意义。

白春礼(右二)、丁仲礼(左二)、江雷、张丽萍共同为未来技术学院揭牌(任晖 摄)

白春礼、丁仲礼、江雷、张丽萍共同为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揭牌(任晖 摄)

未来技术是指着眼于未来的、目前尚无法跟踪模仿的科学技术

未来技术研究旨在探索人类能够预期或未能预见到的,至今仍未被人类实现应用的,只有将来某一时期才被人类所掌握和使用的科学技术,一般具有“原创性、交叉性、颠覆性”的基本特征。如果历史回溯到20世纪30年代,核磁共振现象就属于“未来技术”。随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信息等多学科交叉,核磁共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测量模式,逐渐在医学诊断、材料检测、石油勘探等众多行业中实现了广泛应用,并相继获得六次诺贝尔奖。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一直非常关心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的论证、规划和建设。他在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时指出:“在若干重要科技领域,外部技术变革和内在矛盾正在推动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突破,而其结果可能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深刻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地位。我们必须及时分析科技发展的态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化能力。”

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介绍,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旨在探索研发着眼于未来的、能够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革命性进步的技术。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就是希望推动我国科技水平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提供支撑,加速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江雷院士讲话

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江雷院士讲话

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技术学院院长江雷认为,当前,我国正在研究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是在别人已经研发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模仿并力求超越,但对于处在萌芽状态的探索性的、有可能带来重大变革的技术却关注很少。与此同时,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也往往落后于产业需求,难以满足当前产业变革急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由此导致我国技术创新原创力不强的问题持续存在,关键领域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许多重要产业的制造装备、制造工艺和基础材料水平落后。为实现我国科技水平“弯道超车”、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迫切需要围绕未来可能产生的变革性技术进行前沿探索,迫切需要围绕未来技术提前布局培养具有前瞻交叉思维的复合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提供支撑,进而加速科学发现、引领产业发展。

未来技术学院的发展规划

按照规划,经过十五年左右,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将形成一支在前沿交叉与未来技术科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团队,建成国际一流的复合型交叉人才培养基地和前沿交叉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形成5-7个在国际上独具影响力的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及完善的多学科交叉学生培养体系,成为国内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教育教学的典范,在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产生若干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引领和带动新兴领域的发展。

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按照中科院“科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由中科院理化所作为牵头建设单位,联合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研究所共同建设。

学院构成及研究方向

学院下设7个教研室,其中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教研室由自动化所所长徐波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光子与量子芯片技术教研室由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光物质科学与能源技术教研室由理化技术所李嫕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由理化技术所王树涛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生物芯片技术教研室由微电子所黄传军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液态金属物质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由理化技术所刘静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基因组健康技术教研室由基因组所所长薛勇彪研究员担任教研室主任。

未来技术学院怎么建设?

丁仲礼认为,未来技术同现有技术的边界很难划分。既然是未来技术,就很可能找不到传统意义上具有权威性的老师,而是需要有兴趣、有激情,能和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的老师。而每一个未来技术方向应该有不同的技术路线,每一条技术路线,都得有人去探索;不同技术路线之间,还要紧密合作、 密切交流,这就需要特殊的人才培养体系。

据悉,未来技术学院不是从学科的角度去布局,主要从材料领域、信息领域、能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关键问题出发,充分考虑领域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设立研究方向。而学院的导师也将在全院范围内遴选,不仅要年富力强、思维活跃、符合未来技术定位,而且愿意从事未来技术研究与教学、能够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据江雷院士介绍,不论是导师还是学生,未来技术学院都将实行动态进入和退出机制,学生有选择专业和导师的自主权,有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的自由。在学院内实行跨专业的双导师制或导师团队制等创新培养模式

国科大将从国科大三四年级的本科生中严格遴选成绩优异、有志于从事未来技术研究与探索的优秀学生进入未来技术学院学习。每学期结束后对学院学生进行严格考核,对不适合未来技术学院学习的学生分流至相关专业院系学习,同时接受优秀学生进入未来技术学院学习的申请。对于研究生,将主要招收推荐免试的学生,学院统一组织考试与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基础及发展潜力。

在教学方面,未来技术学院不开设各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凡是其他专业学院已有的课程未来技术学院不再开设,学生可以选修各专业学院的专业核心课。未来技术学院针对各研究方向开设各研究领域标志性的研讨课、案例分析课、现场教学、及系列讲座等,授课方式以研讨式为主,营造导师、学生共同成长的氛围。

(本文资料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由e科网编辑整理,http://news.ucas.ac.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25659&catid=340&Itemid=176

如若转载,请注明e科网。

如果你有好文章想发表or科研成果想展示推广,可以联系我们或免费注册拥有自己的主页

  • 中国科学院
分享到
文章评论(1)
李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未来技术必然是领域交叉,相互融合。所以感觉目前的大学学院制度越来越不合潮流,不利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老师交流。

3005天前 | 回复
登陆后参加评论
作者 令狐小冲

博士生

清华大学

活跃作者
  • 爱因斯坦 科研工作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
  • 金陵 本科生 北京大学 本科
  • 梅西 本科生 北京工业大学 本科


发布成功!

确 定 关 闭